“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以中国铜业有限公司和中南大学为依托单位,于2022年12月开始建设,是我国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开展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有色金属冶金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国际国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面向有色金属资源与关键金属安全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铜铅锌大宗金属、伴生金属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及二次资源等复杂难处理有色金属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开展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和工程化研究,攻克有色金属冶金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实现前瞻性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技术的重大突破,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我国有色金属高质量发展。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一)富氧强化冶金理论与技术研究;(二)复杂共伴生资源选冶强化分离理论与技术研究;(三)非常规资源强化冶金理论与技术研究;(四)绿色冶金新技术与智能化装备研究。
为推动实验室平台建设,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研究基金。开放课题面向国内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实验室固定人员不能申请)。根据《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现发布2025年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一、2025年度资助研究方向
实验室开放课题分为两类:重点类和自由探索类。
(一)重点类课题资助方向及下设任务
方向一:富氧强化冶金理论与技术
(1)复杂铜铅锌资源冶炼过程富氧强化与多场耦合作用机理
(2)有色金属富氧短流程火法冶炼新技术
(3)复杂有色金属资源加压湿法冶金新技术
(4)富氧强化冶金新装备
方向二:复杂共伴生资源选冶强化分离理论与技术
(1)复杂铜铅锌资源选冶强化分离理论及技术
(2)混合型铜矿高效分离技术
(3)复杂共伴生硒铼镓铟锗稀散金属富集与回收技术
方向三:非常规资源强化冶金理论与技术
(1)非常规资源强化冶炼基础及方法
(2)铜铅锌多源固废绿色处理与高值化利用技术
(3)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强化冶炼新技术
(4)高海拔深地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
方向四:绿色冶金新技术与智能化装备
(1)选冶过程重金属污染物形成机制与源解析方法
(2)冶炼过程重金属固废矿相转化及资源化处置技术
(3)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冶金装备数字孪生技术
(4)绿色冶金标准化研究
(二)自由探索类课题资助方向
针对铜铅锌选冶及新材料领域,鼓励开展前瞻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手段和方法应有新意,预期目标、实施方案应切实可行。
二、申请人条件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历的科技人员(本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除外)。其他申请者需有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科技人员书面推荐。
三、开放课题申请和管理
1.申请人根据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方向填写《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见附件),经所在单位同意并签字盖章后,向本实验室提出申请。
2.2025年度开放课题受理时间为2025年8月10日至8月30日。
3.开放课题资助期限为2年。重点类课题资助经费不超过15万元、自由探索类课题资助经费不超过10万元。本年度开放课题拟支持15~20项。
4. 所有申请书均需报送纸质申请书(一式一份,盖章签字版)和电子申请书。所有申请材料不予退还。
5.开放课题的评审与管理按照《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执行。
6.开放课题经费可拨付到申请人单位使用,也可以放在本实验室由申请人到本实验室使用。经费的使用需按照国家及相关单位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执行。研究期内的成果或论文发表需标注“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四、申请材料报送地址和联系人
申请材料报送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圆通北路86号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联系人:杨 妮
邮编:650051 电话:15877969695
Email:ni_yang@chinalco.com.cn
附件下载:
1.《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
2. 《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模板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